
【新聞直播間】隨銳科技CEO舒騁談關于“證監會扶貧新政”—貧困地區企業IPO開啟快速通道
時間:2017-03-17
2017年3月17日,CCTV13-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播出了關于“證監會扶貧新政—貧困地區企業IPO開啟快速通道”的專題新聞,并就扶貧政策的利好和實行幾個月以來市場的動向進行了播報。
新三板市場新動向:證監會扶貧新政
近期,新三板市場出現了一個新的現象,約有40家業績良好的掛牌公司將注冊地從經濟條件不錯的地區遷往了貧困縣。
統計顯示,目前新三板市場約有40家企業公告遷址貧困地區,其中有18家跨省遷址,西藏成為熱門的遷徙目的地,超過十家企業從經濟發達地區遷至雪域高原。
從經濟發達地區遷址到貧困地區,對任何企業來說都需要經過慎重的思考,謹慎的決策,那么在這些企業遷址的背后,又有怎樣的吸引力。

立竿見影的新政效應
遷址貧困地區企業負責人顏鴻:在一些企業競爭力上,各種條件如果能夠早上市一年兩年的話,就獲得更多競爭的機會,這個機遇我覺得是非常難得的。
這種立竿見影的政策效應,對于市場上的企業自然會有不小的觸動,搬家到貧困縣讓期待可以早日上市的企業多了一條可以選擇的新路。
受到市場高度關注的政策正是去2016年9月9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實施的關于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意見,政策覆蓋國家貧困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縣,計832個,政策明確在滬深交易所首發上市,也就是IPO實行即報即審審過即發政策,貧困地區企業申報會立即被證監會受理,可直接繞過排隊的約700家企業,而審查通過后便可立即發行上市,又超過了其他排隊的企業。

市場對新政策的反應
清華大學經管互聯網協會常務理事、隨銳科技董事長兼CEO舒騁:即報即審對于在會的企業來講,它有可能能節約12-18個月的排隊時間,而審過即發的話有可能能省2到6個月的等待,每多排隊一年,它會增加200到300萬的相關的成本。

企業往貧困縣搬家就能跑上IPO快速通道,新政看上去對每一個向上市的企業都極具吸引力,但是市場對政策的反應并非一邊倒。
扶貧政策公布之初曾有市場人士驚呼,全國幾百個貧困縣假如每個縣有3個企業去IPO,那就是幾千家企業排隊,數量遠超目前排隊的約700家公司,市場會不會出現新的IPO堰塞湖。然而幾個月時間里波瀾不驚的市場表現讓人們感覺到企業對熱門的政策都有各自的思考。
IPO扶貧新政的標準
IPO扶貧政策主要制定了兩條嚴格的標準。標準一:對貧困地區且開展生產經營滿三年、繳納所得稅滿三年,符合IPO申報標準的企業;標準二:注冊地在貧困地區,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在貧困地區繳納所得稅不低于2000萬元,且承諾上市后3年內不變更注冊地的企業。以上標準符合其一,IPO審核時適用即報即審、審過即發的政策。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 鄧舸:對于貧困地區企業在同等條件下,在審核進度方面給予優先安排的同時,堅持發現條件不降低,審核標準不降低,審核環節不減少,審核程序不壓縮。
鼓勵擬上市公司根據國家政策把產業扶貧與貧困地區的產業結構,資源稟賦,市場需求相結合,建立扶貧的長效機制,不支持單純為上市買通道,利用政策鉆空子套利等形式主義行為。

清華大學經管互聯網協會常務理事、隨銳科技董事長兼CEO舒騁:有的企業他的生產運營基地包括他的運營中心,無法同步遷入到貧困地區的話,也很難滿足當地政府和監管層的要求,就是不能跟當地的產業融合,和產業結構相融合,形成長效性的扶貧機制,從而會形成新的經營性風險。
相關閱讀:
-
分享本文到:
-
關注隨銳:
微信掃描,獲取最新資訊 -
聯系我們: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或建議,
請與我們聯系:
suiruikeji@suir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