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銳科技再次入圍940家新三板創新層企業
時間:2018-06-12
近期,全國股轉公司發布2018年創新層名單,940家企業正式入圍。作為國內知名的人工智能與通信云產品運營商,隨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835990)成功入選940家新三板創新層企業之列,其中多項指標超創新層均值,投資價值凸顯。
統計顯示,創新層掛牌公司整體質量顯著提升,達到了分層制度改革的預期目標。創新層公司通過掛牌新三板,實現了快速發展,經營質量穩步提高,直接融資能力不斷提升,融資現金流明顯改善。
一、創新層掛牌公司整體進入快速增長階段,經營質量穩步提高
(一)創新層公司近三年實現跨越式增長。
創新層公司整體增速較高,2015年-2017年三年營收和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達30.47%和24.37%,較創業板公司分別高1.45個和13.37個百分點,多家公司在新三板實現跨越式發展。
一是超半數公司近三年凈利潤翻倍。
541家公司近三年凈利潤累計增速超過100%,占比57.55%,其中有470家2017年凈利潤達2000萬元以上,已發展為具有一定規模的高成長企業。如電競行業領軍企業英雄互娛,掛牌后通過5次發行融資26.03億元,近三年復合增長率達738倍,2017年凈利潤達8.90億元。
二是115家公司近三年逐步扭虧為盈,進入盈利兌現期。
如“跑在互聯網上的售貨機”創新品牌公司友寶在線,2015年扭虧為盈后,2016年和2017年繼續保持了2.46倍和42.91%的高速增長,并在新三板通過兩次發行融資8.8億元,保證了公司的平穩擴張,2017年凈利潤達1.16億元。
三是2018年開局良好,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89.44%。
一季度創新層非金融企業營業總收入975.33億元,同比增長19.21%;凈利潤32.07億元,同比增長89.44%;平均凈利潤率3.29%,同比提高2.07個百分點。545家公司實現盈利,占比67.62%,同比提高6.08個百分點。其中國內知名的人工智能與通信云產品運營商隨銳科技,2017年度營收總額持續增長;電子煙生產企業麥克韋爾,一季度凈利潤0.93億元,同比增長3倍,業績進入高增長軌跡。
(二)經營質量穩步提高。
一是136家創新層公司掛牌后實現規模升級。其中2家微型企業成長為小型企業,107家小型企業成長為大、中型企業。
二是客戶和供應商集中度降低。非金融創新層公司2017年前五名客戶營收占比和前五名供應商占比分別為30.04%和35.41%,均連續三年下降,近三年分別累計下降3.26個和7.54個百分點,反映創新層公司經營風險逐步降低。
二、創新層企業利用新三板直接融資功能獲得良好發展
(一)94%的創新層公司在新三板市場獲得股票融資。
截至2018年5月23日,創新層公司中共有884家發生過融資,融資發生率94.04%,合計融資額達1250.19億元。發展穩定的優質創新層公司在新三板獲得大額股票融資,其中299家公司融資超過1億元,14家公司融資超過10億元,541家公司股票融資兩次以上。如共享經濟領域企業神州優車,文娛領域企業華強方特、英雄互娛,生物醫藥企業穎泰生物、君實生物,高端制造企業西部超導,均獲得融資超10億元。
(二)資本市場為創新層公司提供了豐富的直接融資品種。
除普通股外,創新層公司共發行優先股5只,合計融資20.58億元;雙創債10只,合計融資4.71億元。多樣的融資品種能夠滿足不同發展階段企業和各類投資者的不同需求。股票估值相對較低的創業期和成長期公司,通過發行優先股能夠在不稀釋控制權的情況下獲得融資。如生態環境保護企業新榮昌2018年發行優先股融資1800萬元;影視院線企業中視文化于2016年和2017年先后發行2只優先股,融資2000萬元。
通過發行可轉債,以較純債利率更低的價格獲得融資,而投資人也可分享未來公司價值的增長。如新經濟生物醫藥企業合佳醫藥、君實生物、賽萊拉和物聯網企業德鑫物聯均于2018年發行債券,合計融資2.85億元,其中合佳醫藥和君實生物的發行品種均為可轉債。從上述公司2018年以來發行的4只三年期債券來看,年利率均在6%-7.23%之間,直接融資品種的豐富切實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
(三)直接融資對企業融資現金流改善明顯。
創新層公司直接融資現金流占比由2014年的13.77%提升至2017年的24.36%,新三板對掛牌企業的直接融資支持效果明顯。有85家創新層企業2017年融資現金流全部來自于直接融資,包括合全藥業、隨銳科技等典型新經濟企業。
新經濟企業由于其新技術和新業務模式特性,在發展初期往往具有較高的研發和市場投入,新三板直接融資對企業融資現金流的貢獻有力地支撐了企業在生產擴張和研發階段中的資金需求,保證了公司發展戰略的實施,使得新經濟產業在新三板蓬勃發展。
三、創新層新經濟產業利用新三板市場制度實現新的躍升
(一)生物醫藥領域獲直接融資支持力度高,資本助力高精尖研發突破。
生物醫藥產業具有高投入、長周期特征,在研發階段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且無盈利,盈利之后企業將出現非線性爆發性增長,其高風險高回報特性決定了主要依賴股權融資。初步統計創新層共有生物醫藥新經濟企業31家,其中30家獲得過股票融資,平均融資金額2.03億元,為各產業最高。多家企業在虧損階段獲得過大額股票融資,有力地推動了企業的持續研發突破。如仁會生物,自成立初期便投身于糖尿病藥物的研發,連續十六年處于虧損狀態,2014年掛牌時營收為零。掛牌后2014年底至2015年6月共完成4次發行,合計融資3.99億元,85%的募集資金用于擴產項目和研發。資金的高效募集和使用幫助仁會生物改善了研發和生產設施環境,公司研發的主營產品于2017年正式上市銷售,實現主營產品收入零的突破。
(二)新能源領域公司抓住了國家重點發展行業的關鍵期,增速表現突出。
創新層共有新能源領域公司27家,包括11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和16家新能源制造及服務企業,這些公司掛牌新三板期間,公眾化程度提升,融資能力提高,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能力增強,使得公司能夠抓住行業爆發的關鍵期快速發展,近三年凈利潤累計增長3.06倍。25家公司獲得過融資,平均每家公司融資1.11億元。如安達科技,由傳統的磷化工生產企業轉型為鋰電池材料研發生產企業,于2014年掛牌時仍為虧損狀態,先后通過4次發行融資7.49億元,同時在發行中實行股權激勵吸引和留住人才。快速的融資流程和高效的資金使用使安達科技抓住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爆發增長的機遇,逐漸實現了企業轉型升級,目前已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的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供應商,近三年凈利潤累計增長11.27倍,2017年凈利潤達2.01億元。
(三)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公司家數多,市場包容高效的制度優勢支持企業快速的技術更新和產品迭代。
創新層共有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公司248家,是創新層新經濟數量最多的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公司通常具有技術更新快、產品迭代周期短的特點,而新三板包容高效的市場準入制度和小額快速的融資特點很好地適應了此類公司的需求。如共享出行領域公司神州優車,從申報材料到掛牌僅用了三個月時間,市場的包容性使得公司可以用短時間的戰略性虧損來換取未來更大的收益。公司掛牌后一年內獲得融資70億元,有力地支持了公司戰略的實施,2017年營收達20.8億元,2018年一季度凈利潤1.42億元,首次實現盈利。
又如大數據安全領域公司優炫軟件,受益于小額快速的融資機制,掛牌后2013年至2016年每年均有股票融資,穩定的融資現金流保證了公司持續研發和項目開發投入,并將業務逐步布局到全國,公司于2015年至2017年迎來了業績快速擴張期,三年營收增速均保持在50%左右,2017年營收達3.30億元。
新三板創新層的優秀公司中,堅持自主品牌、能替代進口產品和技術的高科技公司不在少數,隨銳科技就是其中代表。隨銳科技總部位于北京中關村,2016年該公司掛牌新三板,同年上半年利潤較同期增長近5倍。
在得到客戶及通信云市場認可后,隨銳科技迎合人工智能與企業云服務趨勢高速發展,進入創新層后進一步強化了產品整合及跨界融合能力,基于通信云市場全面布局先進產品線,布局通信云引擎、智能巡檢機器人、通信云大數據運營平臺、通信云VR/AR(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前瞻性技術領域。
在該公司近期發布的《2017年隨銳科技年報:董事長舒騁致投資者的一封信》中,公司CEO舒騁稱,在未來幾年,隨銳“通信云引擎”作為各類智能機器人的標準組件,為海量的政企用戶、商業用戶、家庭用戶、特殊用戶群體提供智能機器人及通信云融合服務。
截止2017年,創新層公司隨銳科技資產總計為4.79億元,較上年期末增長11.13%。
統計顯示,創新層掛牌公司整體質量顯著提升,達到了分層制度改革的預期目標。創新層公司通過掛牌新三板,實現了快速發展,經營質量穩步提高,直接融資能力不斷提升,融資現金流明顯改善。
一、創新層掛牌公司整體進入快速增長階段,經營質量穩步提高
(一)創新層公司近三年實現跨越式增長。
創新層公司整體增速較高,2015年-2017年三年營收和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達30.47%和24.37%,較創業板公司分別高1.45個和13.37個百分點,多家公司在新三板實現跨越式發展。
一是超半數公司近三年凈利潤翻倍。
541家公司近三年凈利潤累計增速超過100%,占比57.55%,其中有470家2017年凈利潤達2000萬元以上,已發展為具有一定規模的高成長企業。如電競行業領軍企業英雄互娛,掛牌后通過5次發行融資26.03億元,近三年復合增長率達738倍,2017年凈利潤達8.90億元。
二是115家公司近三年逐步扭虧為盈,進入盈利兌現期。
如“跑在互聯網上的售貨機”創新品牌公司友寶在線,2015年扭虧為盈后,2016年和2017年繼續保持了2.46倍和42.91%的高速增長,并在新三板通過兩次發行融資8.8億元,保證了公司的平穩擴張,2017年凈利潤達1.16億元。
三是2018年開局良好,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89.44%。
一季度創新層非金融企業營業總收入975.33億元,同比增長19.21%;凈利潤32.07億元,同比增長89.44%;平均凈利潤率3.29%,同比提高2.07個百分點。545家公司實現盈利,占比67.62%,同比提高6.08個百分點。其中國內知名的人工智能與通信云產品運營商隨銳科技,2017年度營收總額持續增長;電子煙生產企業麥克韋爾,一季度凈利潤0.93億元,同比增長3倍,業績進入高增長軌跡。
(二)經營質量穩步提高。
一是136家創新層公司掛牌后實現規模升級。其中2家微型企業成長為小型企業,107家小型企業成長為大、中型企業。
二是客戶和供應商集中度降低。非金融創新層公司2017年前五名客戶營收占比和前五名供應商占比分別為30.04%和35.41%,均連續三年下降,近三年分別累計下降3.26個和7.54個百分點,反映創新層公司經營風險逐步降低。
二、創新層企業利用新三板直接融資功能獲得良好發展
(一)94%的創新層公司在新三板市場獲得股票融資。
截至2018年5月23日,創新層公司中共有884家發生過融資,融資發生率94.04%,合計融資額達1250.19億元。發展穩定的優質創新層公司在新三板獲得大額股票融資,其中299家公司融資超過1億元,14家公司融資超過10億元,541家公司股票融資兩次以上。如共享經濟領域企業神州優車,文娛領域企業華強方特、英雄互娛,生物醫藥企業穎泰生物、君實生物,高端制造企業西部超導,均獲得融資超10億元。
(二)資本市場為創新層公司提供了豐富的直接融資品種。
除普通股外,創新層公司共發行優先股5只,合計融資20.58億元;雙創債10只,合計融資4.71億元。多樣的融資品種能夠滿足不同發展階段企業和各類投資者的不同需求。股票估值相對較低的創業期和成長期公司,通過發行優先股能夠在不稀釋控制權的情況下獲得融資。如生態環境保護企業新榮昌2018年發行優先股融資1800萬元;影視院線企業中視文化于2016年和2017年先后發行2只優先股,融資2000萬元。
通過發行可轉債,以較純債利率更低的價格獲得融資,而投資人也可分享未來公司價值的增長。如新經濟生物醫藥企業合佳醫藥、君實生物、賽萊拉和物聯網企業德鑫物聯均于2018年發行債券,合計融資2.85億元,其中合佳醫藥和君實生物的發行品種均為可轉債。從上述公司2018年以來發行的4只三年期債券來看,年利率均在6%-7.23%之間,直接融資品種的豐富切實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
(三)直接融資對企業融資現金流改善明顯。
創新層公司直接融資現金流占比由2014年的13.77%提升至2017年的24.36%,新三板對掛牌企業的直接融資支持效果明顯。有85家創新層企業2017年融資現金流全部來自于直接融資,包括合全藥業、隨銳科技等典型新經濟企業。
新經濟企業由于其新技術和新業務模式特性,在發展初期往往具有較高的研發和市場投入,新三板直接融資對企業融資現金流的貢獻有力地支撐了企業在生產擴張和研發階段中的資金需求,保證了公司發展戰略的實施,使得新經濟產業在新三板蓬勃發展。
三、創新層新經濟產業利用新三板市場制度實現新的躍升
(一)生物醫藥領域獲直接融資支持力度高,資本助力高精尖研發突破。
生物醫藥產業具有高投入、長周期特征,在研發階段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且無盈利,盈利之后企業將出現非線性爆發性增長,其高風險高回報特性決定了主要依賴股權融資。初步統計創新層共有生物醫藥新經濟企業31家,其中30家獲得過股票融資,平均融資金額2.03億元,為各產業最高。多家企業在虧損階段獲得過大額股票融資,有力地推動了企業的持續研發突破。如仁會生物,自成立初期便投身于糖尿病藥物的研發,連續十六年處于虧損狀態,2014年掛牌時營收為零。掛牌后2014年底至2015年6月共完成4次發行,合計融資3.99億元,85%的募集資金用于擴產項目和研發。資金的高效募集和使用幫助仁會生物改善了研發和生產設施環境,公司研發的主營產品于2017年正式上市銷售,實現主營產品收入零的突破。
(二)新能源領域公司抓住了國家重點發展行業的關鍵期,增速表現突出。
創新層共有新能源領域公司27家,包括11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和16家新能源制造及服務企業,這些公司掛牌新三板期間,公眾化程度提升,融資能力提高,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能力增強,使得公司能夠抓住行業爆發的關鍵期快速發展,近三年凈利潤累計增長3.06倍。25家公司獲得過融資,平均每家公司融資1.11億元。如安達科技,由傳統的磷化工生產企業轉型為鋰電池材料研發生產企業,于2014年掛牌時仍為虧損狀態,先后通過4次發行融資7.49億元,同時在發行中實行股權激勵吸引和留住人才。快速的融資流程和高效的資金使用使安達科技抓住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爆發增長的機遇,逐漸實現了企業轉型升級,目前已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的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供應商,近三年凈利潤累計增長11.27倍,2017年凈利潤達2.01億元。
(三)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公司家數多,市場包容高效的制度優勢支持企業快速的技術更新和產品迭代。
創新層共有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公司248家,是創新層新經濟數量最多的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公司通常具有技術更新快、產品迭代周期短的特點,而新三板包容高效的市場準入制度和小額快速的融資特點很好地適應了此類公司的需求。如共享出行領域公司神州優車,從申報材料到掛牌僅用了三個月時間,市場的包容性使得公司可以用短時間的戰略性虧損來換取未來更大的收益。公司掛牌后一年內獲得融資70億元,有力地支持了公司戰略的實施,2017年營收達20.8億元,2018年一季度凈利潤1.42億元,首次實現盈利。
又如大數據安全領域公司優炫軟件,受益于小額快速的融資機制,掛牌后2013年至2016年每年均有股票融資,穩定的融資現金流保證了公司持續研發和項目開發投入,并將業務逐步布局到全國,公司于2015年至2017年迎來了業績快速擴張期,三年營收增速均保持在50%左右,2017年營收達3.30億元。
新三板創新層的優秀公司中,堅持自主品牌、能替代進口產品和技術的高科技公司不在少數,隨銳科技就是其中代表。隨銳科技總部位于北京中關村,2016年該公司掛牌新三板,同年上半年利潤較同期增長近5倍。
在得到客戶及通信云市場認可后,隨銳科技迎合人工智能與企業云服務趨勢高速發展,進入創新層后進一步強化了產品整合及跨界融合能力,基于通信云市場全面布局先進產品線,布局通信云引擎、智能巡檢機器人、通信云大數據運營平臺、通信云VR/AR(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前瞻性技術領域。
在該公司近期發布的《2017年隨銳科技年報:董事長舒騁致投資者的一封信》中,公司CEO舒騁稱,在未來幾年,隨銳“通信云引擎”作為各類智能機器人的標準組件,為海量的政企用戶、商業用戶、家庭用戶、特殊用戶群體提供智能機器人及通信云融合服務。
截止2017年,創新層公司隨銳科技資產總計為4.79億元,較上年期末增長11.13%。
相關閱讀:
-
分享本文到:
-
關注隨銳:
微信掃描,獲取最新資訊 -
聯系我們: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或建議,
請與我們聯系:
suiruikeji@suirui.com